-
的煤炭资源明明没枯竭,年产量还维持在千万吨级,街上的人气却像被谁按了快进键。
前两天碰到个当地老矿工,他掰着指头给我算账:当年矿务局幼儿园能坐满八个班,现在凑不齐两个班。
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冷清得蹊跷,细究起来有两把"隐形铁锹"在挖墙脚。先是城市发展摊大饼,硬生生在五十里外劈出个新区,原本就不稠密的人口被两处办公大楼、两套商业街稀释得单薄。更狠的是西安这座超级城市在隔壁虎视眈眈,年轻人带着行李箱直奔省会,连婚纱照都要约西安的摄影师——虹吸效应抽走的何止是三分之一人口,简直是整座城市的青春脉搏。
见过太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阵痛,铜川的困局却透着新意。它提醒我们现代城市的竞争早已突破地理边界,当两小时车程就能触摸到省会的光鲜,中小城市留人不能光靠情怀牌。话说回来,千吨煤炭在地下沉默燃烧,地上的人气要如何重燃,倒是个比挖煤更复杂的系统工程。举报
